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top




:::

新聞及活動訊息

:::
2017-11-17

全台3.4萬個精障家庭 僅配不到百位社區關懷訪視員

  由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翻滾關訪員連線主辦,社團法人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社團法人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社團法人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精障社群平台等團體響應的「社關進不去,精障家庭出不來」記者會,今(17)日上午十點於慕哲咖啡舉行,並發表聯合聲明,說明社區關懷訪視員(以下簡稱社關)現今困境,並提出具體建議。

 

「社關進不去,精障家庭出不來」記者會

今(17)日伊甸基金會與翻滾社關連線舉辦「社關進不去,精障家庭出不來」記者會,要求衛福部正視政策現況。

 

  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主任廖福源表示,2年前衛福部行文全台建議將精神障礙者訪視服務與自殺防治訪視服務合併,後來各縣市跟進,使得案量遽增、人力不足等問題也日益凸顯,據伊甸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問卷顯示,8成7的社關反對合併,原因包括:「訪視規定不同,嚴重影響工作步調」、「專業不同,同步操作增加訪員負擔。」,不僅造成社關的損耗,也往往影響精障家庭的權益。

 

四點聯合聲明,分享目前面臨的困境,並提出具體建議

活動中,伊甸與到場響應團體於現場提出四點聯合聲明,分享目前面臨的困境,並提出具體建議。

 

  活動中,前任社關、現為翻滾關訪員連線發言人潘亭妤表示,她曾花了半年時間,經過苦苦溝通後,才走進精障家庭的家門,再用半年與其家庭建立起互信的關係,後續2年則是替精障家庭聯接社會資源、追蹤情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讓原本拒絕接受協助的精障家庭,開始主動與她溝通、協調,情況漸漸好轉了一點。然而,精神障礙者訪視服務與自殺防治訪視服務合併後,案量與人力的比例失衡,且現行社關體制要求「量化」的績效,在實務上卻無法提供完善的服務品質。以致於許多精障家庭權益受損,不能給予他們長期且穩定的陪伴。種種挫折,令她不得不離開社關領域。

 

  此外,求助無門的家庭也大有人在。年屆半百的小美阿姨表示,她的兒子在5年前罹患思覺失調症後,將自己鎖在家中,學業也因此中斷。期間她積極聯繫衛生局、醫院等相關單位,均始終無人聞問,直到2年前兒子不自覺地與家人發生嚴重衝突,才強制就醫。她回憶起兒子當時的無助與驚慌表示,她並不怪罪生病的孩子,只想著如何重建彼此的關係。小美阿姨表示,一直很希望社關能進入家門,融去親情上的冰霜,但兒子即便出了院、回了家,她仍然找不著那扇讓他們走出去的門。她希望相關單位能夠重視社關人力、訪視頻率等問題,也仍然期待著與兒子攜手走出去的那天到來。

 

小美阿姨現身傾訴自身照顧經驗與面臨的困境。

小美阿姨現身傾訴自身照顧經驗與面臨的困境。

 

  伊甸基金會在服務過程裡發現,精神障礙者與其家庭需要長期穩定的支持,如今社關人力與案量比例失衡,也連帶影響服務效益。「社關進不去,精障家庭出不來」不只是句口號而已,更直接點出了現況,希望有司能落實「長期服務:導入資源建立關係」、「增聘人力,補好補滿」、「減少案量,提高服務頻率」、「精神障礙者訪視服務與自殺防治訪視服務分開」等具體的建議,改變現狀,讓社關進得去,讓精障家庭走出來,走向他們應有的未來。若是民眾欲諮詢精神疾病照顧者相關資訊,歡迎來電伊甸基金會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02)2230-88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