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於106年6月起推出「視障觀眾多元友善服務」,新增包含「口述影像語音導覽」、「國寶總動員動畫片口述影像版」、「觸覺地圖」、「點字參觀手冊」及「觸摸輔具」等五大服務項目。為更加貼近視障朋友使用狀況及符合需求,此次友善服務內容製作邀集伊甸基金會視障工作者、臺北市立啟明學校視障學生、教師等共同參與內容製作。盼藉此機會,位視障朋友點亮文化之窗,落實文化平權。
故宮推視障友善服務,與伊甸合作落實文化平權
昨(6)日故宮特舉行上線記者會,並邀請參與製作的視障朋友出席,分享經驗。其中,在此專案中擔任口述影像語音導覽初稿撰寫人、同時為伊甸基金會視障服務處組長黃舒芸表示,因為自己是視障者,所以更能用視障者所能理解的語言文字來描繪展品。她說,撰稿前先由院方安排觸摸複製文物,透過故宮教育人員的導覽解說及相關文物資料的報讀,根據文物的完形、尺寸、使用方式、裝飾紋樣等感知與了解後,運用已知或日常的事物來適當比喻,希望使口述影像語音導覽內容能更貼近視障者使用需求!
另外,就讀東吳大學英文系三年級視障學生羅文謙,努力學習電腦程式開發,透過他在視障輔助科技使用經驗及電腦的專長,協助故宮口述影像語音導覽機具操作介面的測試,並提供功能開發設定的建議,讓全盲、低視能者或其他視覺障礙者可以更便捷的操作故宮口述影像語音導覽機具。而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身心障礙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的全盲教師李森光,針對「點字參觀手冊」、「觸覺地圖」等觸摸輔具,分享個人對於視障學生在學習教材上的使用經驗,給予院方在編排觸摸圖示資訊、點字轉譯校對等內容上的寶貴意見,並參與每一次的修正測試。
故宮導覽志工運用點字參觀手冊,說明展區位置
此次推出的口述影像語音導覽更運用最新科技,使用內建VoiceOver 螢幕報讀器、放大鏡等視覺輔助使用功能的語音導覽機具,讓全盲、低視能者或其他視覺障礙者可以更便捷的操作。故宮希望藉由視覺障礙者的參與製作,發揮所長,跨越障礙並開創個人價值,讓更多視障朋友受惠。
故宮未來除常態性提供視障者個人或團體免費預約「跨越障礙‧觸摸美麗」視障觀眾教育推廣活動服務外,期望透過該項計畫的推出,提供視障觀眾在家人、親友的陪同下,無須事先預約,即可在正館1樓語音櫃檯、服務臺申請使用,透過聽覺、觸覺等多感官博物館體驗,提升參觀品質與學習興趣,有效落實CRPD文化平權的理念。
視障朋友用手摸展品奧妙,點亮文化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