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個案服務為核心的社會工作,除了人與人之間信任、夥伴關係的建立與維繫,更需要資訊工具的支持,讓助人工作,以及非營利組織的管理更有效率。伊甸基金會自去年起成為台灣微軟公益策略夥伴,陸續導入多項軟體授權,包括系統整合、文書處理、流程及圖表繪製,以及程式開發用途等,合計7432套軟體授權。今(31)日上午舉辦「擁抱數位,服務加值GO」軟體捐贈儀式,台灣微軟總經理邵光華、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務事務部總經理施立成、伊甸基金會常務董事宋定懿、執行長黃琢嵩出席與會,共同見證軟體啟動、服務數位轉型的里程碑。
伊甸董事宋定懿(左)、台灣微軟總經理邵光華(右)共同見證服務數位轉型里程碑
伊甸去年申請成為微軟策略夥伴,能夠更直接地獲得相應支持,不論軟體數量和項目,都更符合基金會的需要。伊甸執行長黃琢嵩表示,非營利組織經費有限,案主的需要以及第一線服務工作的延續推展,永遠是首要目標,相對來說,資訊管理、系統更新的資源有限,來自專業領域的幫助,都讓伊甸更有效率投入助人工作,也是別具效率的企業社會實踐形式。
其中用於繪製流程、圖表的Visio專業版,更直接對應社工人員專業需要。社工經驗七年、伊甸基金會萬芳啟能中心主任李威廷分享,為了瞭解、詳實記錄服務使用者的家庭樣貌,社工人員經常需要繪製家系圖,只是過去多用word土法煉鋼,花費時間較長,也佔去許多工作時間。然而透過專業軟體的協助,不僅省下許多文書作業所需的成本,直接套用的圖表也更能清楚呈現、描繪較為複雜的家庭現況。同時,也期待未來亦有機會將過程中的建議回饋給微軟,作為更新版本的參考,例如將身心障礙案主的障別加入工作項目,對社工來說就是很實用的調整,也讓軟體使用更加完善。
伊甸為全台首位微軟公益策略夥伴,31日舉辦軟體捐贈活動
黃琢嵩指出,過去廿多年來伊甸使用的電腦設備,就像一台中古「拼裝車」,從總務、財會、人資、採購,到社會服務,各單位使用不同的系統,直到微軟捐贈Office 365軟體,整合郵件、行事曆、文件協作等功能,拼裝車成了名牌車。除了軟體捐贈,台灣微軟去年起也與伊甸合作,為新住民暨弱勢子女開辦電腦科學教育課程,由專業講師授課,教導孩子學習完整文書軟體操作、微軟SWAY軟體的使用及如何正確蒐集網路素材、資安觀念等多元課程,持續從不同的面向貢獻專業。
盼未來透過軟體輔助,讓助人工作、NPO管理更有效率
伊甸基金會成立35年,在數位時代中,除持續致力於提供專業服務,也期許突破傳統社會福利服務工作,善用資訊科技,使服務更深更廣。特別感謝台灣微軟,透過策略夥伴的合作形式,提供更穩定完善的資訊管理工具,成為社工人員最有力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