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我的聊心咖啡館!」家庭照顧者黃淑嬪今天身分不是照顧者,而是一位分享者,今(30)日受伊甸基金會的邀請來到金山,分享她照顧失智母親的心路歷程,以及她透過哪些方法與資源,攜手母親一起走向漫漫的長照路。為落實「照顧不離職」及「家照者賦能」等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目標,伊甸今年9月啟動照顧巡迴咖啡概念館,邀請家庭照顧者擔任店長至地方社區單位分享照顧經驗,希望幫助更多家庭照顧者獲得力量,同時也找到釋放壓力的出口。
照顧失智母親的淑嬪今(30)日受伊甸邀請,分享照顧者的心路歷程
今年60歲的黃淑嬪,照顧84歲的失智母親已4年,除了生活習慣要磨合適應,當時母親正處於輕度轉中度的退化期,她常因母親情緒的起伏,以及行為反覆無常而導致的各種突發狀況,感到無所適從,加上親友在照顧上給予種種要求與指導,更是加重她照顧上的壓力,最後甚至引發恐慌症,身心都處於瀕臨崩潰的狀態。回想那段喘不過氣日子,淑嬪說,還好有先生的支持跟分擔她才能堅持下去,除了配合醫生用藥控制病情,也不放棄尋找與生病的母親共處的方法。
淑嬪說,自結婚後就少與母親相處,為了拉近彼此的關係,她決定從「心」開始走進母親的世界。第一步就是投其所好,為了陪母親一起品嘗咖啡,淑嬪不但克服了喝咖啡會心悸不舒服的恐懼,更潛心研究咖啡,成為自己的第二專長。現在和母親最美好的時光,就是空閒的時候找一間咖啡館一起喝咖啡,母親安靜的塗鴉,她則是轉換心情獲得片刻喘息,享受苦樂的滋味。母女倆除了抽空外出約會,在日常照顧上,淑嬪會與母親聊天互動,請她幫忙挑菜、摺衣服,在生活自理的部分,也是盡可能讓她自己來,藉此以減緩退化的速度。
為了與愛喝咖啡的母親一起品嘗、拉近彼此距離,淑嬪開始學習咖啡沖泡技巧
為讓母親有更好更完善的照顧品質及社交活動,淑嬪上班的時候,便讓母親到伊甸三峽北大公共托老中心交朋友、學才藝,其中塗鴉就是母親在托老中心找到的第二嗜好,透過塗鴉的抒發,母親的情緒還有行為都變得很穩定,還常常開心地分享她的創作成果,這樣的改善,讓原本擔心母親會持續退化的淑嬪放心很多,更慶幸自己當時有排除困難,並為母親找到合適社福資源,透過多元適切的照顧,給母親有尊嚴、有笑顏的老年生活。
伊甸基金會表示,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隨著長輩或身心障礙者因年齡增長或疾病因素,長照成了許多家庭必須面對的問題。除了長照人力不足,更多是因為家庭經濟壓力、責任或是多重角色等因素,只能選擇獨力照顧,因此更多的照顧者不是「白天上班、晚上看護」,就是只能轉兼職或被迫辭去工作。在經濟與長時間照顧的雙重壓力下,照顧者會有睡不好、情緒低落容易崩潰的狀況,甚至出現生理健康問題,若再沒有照顧支持的介入,就容易發生憾事。就人口統計數據來看,新北市將在4年內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超過14%),也就是說未來將有近12萬個家庭照顧者有支持性服務的需求。
為此,除了原有的照顧不離職計畫,新北市再推出「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創新型計畫」,以地方為主向外擴展長照服務單位,透過企業、政府與民間單位的整合與分工,發展本市以家庭為主體的服務通路,並針對三個照顧階段包含新手照顧者、照顧中家照者及照顧畢業生提供不同階段的服務,讓照顧者身無論身處何種照顧階段,都可以透過「個案管理服務」獲得協助,取得相對應之服務。
伊甸辦理家庭照顧者支持,透過咖啡概念館的形式,讓照顧者獲得喘息與支持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伊甸基金會新北市私立居家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辦理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提供三峽、淡水、金山、萬里、八里、三芝、石門等區之家庭照顧者照顧技巧,以增進照顧品質,並積極發展、建置符合在地需求之創新服務及社區安全網,讓被照顧者及照顧者可以在專業團隊的協助下獲得「全人關懷與照顧」,以減少家庭悲劇的發生。更多服務相關資訊或有需求之民眾,歡迎來電請洽(02)8674-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