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top




:::

請選擇地區與服務分類

活泉之家
地址:
台北市文山區萬美街一段55號3樓 開啟Google Map-活泉之家
傳真:
(02)2230-3127
信箱:
dep110@eden.org.tw
FB網址: FB網址

中心簡介:

「當你談病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區隔,但是你在談生命經驗的時候,他其實跟我們一樣。」今年是伊甸活泉在台灣實踐「精神障礙者社區工作模式」的第十四年,十四年前的我們是因為不接受一個人被診斷有精神疾病後,這一生就被當作「病人」的身份來對待,開始嘗試運作一種非醫療思維的互動模式。


我們的運作是一群人真實地落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彼此,工作者與精神疾病經驗者以夥伴關係為基礎,藉著社群生活中的參與、自我認同、共識、共事尋找自我價值、歸屬感,感受彼此間被需要與付出的美好。而當我們不再單單以「病人」的眼光對待精神疾病經驗者時,他們就有機會練習及回應世界對一個人各種社會角色的期待,並回應自己作為「人」的欲望、權利與責任;同時也看見精神疾病照顧者承擔起唯一的照顧責任、照顧處境邊緣化的困境,所以成立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傳達照顧者家庭的聲音,改變照顧者家庭的社會處境,創造多元的社會支持環境。由於精神疾病也是受社會、心理導致的疾病,所以還運用各種形式的活動,嘗試著跟社會大眾對話,期待編織出一個社會網絡,來承接每個人的差異性。


他們的受苦、他們的差異、他們的疾病也反映出社會的失衡,由此讓我們更加確定「為何社會需要改變」,否則就會有更多人問題個人化的生病、受苦,因此透由他們的經驗,我們可以知道社會改革、幸福社會要往哪裡努力,這個部份我們需要正在閱讀此簡介的您們,和我們一起努力。

 

■目標

活泉的目標是動態的,它將會隨著我們的成長與發展、環境、社會制度、集體價值等許多因素而變化,簡單整理出活泉現階段的目標如下:共同努力互相協作…

1.使社群中每個人有機會練習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對待差異。

2.使社群中每個人擁有自我認同的價值,並能接納自我及對待人性脆弱。

3.使社群中每個人有機會發展病人以外之社會角色,我們不只是讓社區照顧我們,我們也協助社區發展。

4.建構社群夥伴為我們共同的願景與目標邁進。使每一個人感到他是被需要的,每個人都能為他人產生意義,以及每個人都是貢獻者,我們不是一個人,而是我們每個人在支持著每個人。

5.建構精神障礙者的主體運動及同儕工作服務體系。

6.促成精神疾病/失序成為社會涵融差異的精神人文空間與社會資產。

7.發展多元的治療/療育方法。

8.促成家連家的網絡支持社群。

9.使社群中每個人都能經濟獨立、生活自立。


■理念與展望

(一)在社群土壤中差異化、個別化的關係對待

以關係作為基底,面對差異及受苦的歷史,彼此相伴也發展彼此,我們的政治性是必須勇於懷疑各種知識理論落在人身上的理所當然,而返回看見在你面前的這個人所擁有的意識、情感及靈魂,以及人處在社會裡受苦歷史的脆弱。也得承認面對種種的複雜未解,至今我們能做的最多的其實只是耐心的『培伴』著及相信著。


(二)在更多層次的理解下,發展更多元的治療方法

將「精神性距離的疾病化」解構後,一個人精神真實經驗有了表達展現的可能;對於社會來說,這樣的認識過程是豐富對人的認知、行為、情感與心靈有種種表現的可能想像。當我們理解到所謂「發病」或症狀往往只是很粗大的詮釋,而這樣的「發作」或許是人尋求自我解放的過程後,我們也開始學習尋求對精神疾病經驗者不同的理解方式。國外各種不同的如何對待人的觀點與工作方法已經有各種展開,像是開放式對話、聽見聲音及soteria house等。因為精神疾病不該被視為個人問題而是社會作用的力道如何發生在個人身上所產生的意義需要被我們發現與理解。


(三)對精神疾病作用經驗的理解如何成為一種共同性的社會資產

在活泉我們嘗試著用藝術的方法在相互對話,從藝術去呈現,像是在累積精神疾病經驗者的文化資產吧!同時,雇用有精神疾病經驗的人成為我們的工作者,培育他們可以組織其他精神疾病經驗者,整理彼此經驗並學習公開自己的經驗,成為集體的公共性資產或文化,像是精神疾病經驗者文化的概念,期待他們能以自己的主體性發展出實踐能量與運動性。


(四)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承接「家」的工作現場

 我們希望創造出一種能貼近照顧者的語言,讓照顧者成為志工,藉由有經驗的照顧者來協助沒有經驗的照顧者面對問題,縮短沒有經驗的照顧者的摸索期;更讓照顧者間有機會可以透過分享交流來建立一個社群支援系統,創造家庭內外的社會網絡-家庭與家庭間相互支持、家庭中發展出的社會關係,作為社區生活的後盾,這也就是「家連家」的重要精神。


(五)以家庭的照顧現場為核心,建構到宅式的精障家庭支持系統

社區的工作不該是等在那裡需求者來求助而且還是只在機構裡做,在家庭裡苦撐的家屬的人數及辛苦程度是比在醫院及社區機構多的很多,他們不是不願出來而是缺少了什麼條件,因此發展入家的工作方法是我們該面對的課題。


(六)落實出院準備計劃,連接醫院、社區服務系統

期待能落實社區復健,建構、連接精障者出院後的資源地圖及社區連結。


(七)精障者社區服務研究與發展:從社區照顧連接到社區發展的支持服務

意思是怎麼讓單位組織與社區共同發展的關係,讓社福單位不只是社福,而是社會公眾健康的組織,精障者不只是病人,而是真正的社會公民並且是倡議者,因此我們持續在推動會所模式進入社區的各個角落。


至於特別談到社區發展,是為了面對社會集體對瘋子的恐懼汙名,同時將問題意識層次拉到整體社會來看。社區發展要先有一群有共同生活經驗的人,有共識、有共同目標,彼此一起工作,在各個層面協作中去磨合關係及生活政治經驗,會所的夥伴關係及社群組織其實就是在培力這個部份,而後有條件有能力共同去面對社會的不瞭解、歧視、壓迫,所以會所(或任何有此意識的單位)得先從最小的單位(里、企業、社區協會)開始發展跟社區的關係,精神疾病經驗者或社區有機會有了新的實際的互動經驗,重新互相認識彼此,而帶來各式各樣的可能性。

 

(八)建構精神障礙者的主體運動及同儕工作服務體系

打破政府專業掛率主義的思維,參考國外經驗,發展Peer Support的計劃,讓精神障礙者支持精神障礙者,並且經由此讓有精神疾病經驗者的自我認同不是以醫療或專業描述為取向,而是精障者自身經驗的各種認同,藉此讓社會對於不同的精神健康具有更多元視野的思維與支持,而能發展出符合CRPD精神,「沒有我們的參與,不要為我們決定」,讓精障者發展適合自身社群的服務。同時,倡議政府設置培力精神障礙者成立自身組織的政策及制度。


(九)發展更多元的精障者勞動方式

 

成立時間:

民國93年4月9日


服務區域:

以大台北地區為主


服務對象:

大台北地區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重大傷病卡或精神診斷證明之15-65歲精神障礙者或精神疾病經驗者及其家屬。


服務內容:

1.精神障礙會所

將維持會所運作所需之工作設計成會員可以參與之會務工作,包含餐飲服務、財產管理、行政庶務、文書處理、會議統籌、統計表格、刊物製作、環境設計、清潔維護、真人圖書館、關懷訪視、就業支援、就業晚餐規劃辦理社區宣導活動、連結參與社區各類活動、會員關懷等。


2.藝術教育工作者培力

透過藝術創作讓精神障礙者有多元的方式去傳達自己所思所想,產生更多與外界的對話方式與可能性。回顧與整理過去疾病或生命經驗,透過展覽或述說等形式,與他人分享交流,從受助者身分轉而生命經驗分享者,增加不一樣的社會角色體驗,更加肯認自身經驗,也是自我充權的過程。期藉由透過此專案『培力』精神障礙者成為生命教育講師、藝術教育工作者、藝術創作商品團隊的成員之一。


3.精神障礙者培力

培力精神障者成為同儕工作者,並試著組織精障社群成為一個大的支持網絡,在真實生活中也能有著彼此瞭解、相互關懷支持的團體,這樣的同儕關係是雙向支持而非單向照顧的關係,也藉經驗共鳴互助成長。過程中探索自我與疾病的關係,試著將助人的權力關係中重新解構,去除疾病標籤再ㄧ次為自己的經驗命名。整理精障社群更具主體性的文化經驗文本向大眾發聲。


4.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透過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服務,提供即時性的初級處理建議,培力家屬解決在社區中遭遇到的問題。讓照顧者有一個貼近其經驗的諮詢窗口,減少獨自面對問題的挫折感及社會烙印的不能說。透過專線蒐集整理資料,分析精神障礙者家屬的需求,作為服務倡議之依據。訓練精神障礙者家屬成為專線之志工,藉由志工訓練來培力家屬,亦可建立一群價值信念相同的家屬成為社群夥伴來一起推動服務發展。


5.社區宣導活動

精神疾病的污名一直存在於社會中,這種污名有時是因為社會大眾對疾病不瞭解,有時是因為媒體的誇大報導誤導社會大眾,有時是因為曾與精障者相處的經驗不佳,還有許多複雜因素使精神疾病的污名一直存在,活泉期待透過辦理社區宣導活動,來增進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讓社會大眾有機會看見精神障礙者疾病之外〝人〞的樣貌,促進社會看見與涵容每個人的獨特性,使大家都能以自己的樣貌自在的生活於社會中。


6.社交休閒活動

社交休閒活動提供精神障礙者重要的人際互動機會,這種非正式且較輕鬆的活動使剛出院或很少與他人互動的精神障礙者較容易進入,工作人員亦可以透過這些活動瞭解服務對象的近況與困境隨時提供協助。


7.提供自立生活與社區支援服務

運用社會工作各類方法,協助精神障礙者於社區自立生活所需之各類支持服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