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簡介:
沐陽會所於113年11月11日開辦服務,透過精神障礙者適性社區式日間服務模式之建構,提高精神障礙者使用社區式服務之意願,並藉由與同儕及工作人員共同參與過程,發展夥伴與培力關係,促進精神障礙者生活自立。服務對象為18 歲以上居住於社區之精神障礙者,朝向建立「平等」、「接納」的夥伴關係,執行業務內容包含辦理「工作日」活動、社區宣導活動、個別化服務、社區外展支持服務 、各類團體/講座/休閒活動等。希冀達成目標為:
一、輔助增強精神障礙者社會適應力
二、陪伴精神障礙者探索自己適性之社會角色。
三、建立精神障礙者同儕支持力量。
四、協助建構精神障礙者與社區間的共好互動。
成立時間:
民國113年11月11日
服務時間:
每週一至週五 08:00~17:00
服務對象:
18 歲以上居住於桃園市並領有身心障礙證明且障礙類別為第1類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且「ICD 診斷」欄位之代碼【12】。
服務區域:
桃園市
服務內容:
各項服務內容規劃:
1.社區宣導活動辦理:
依需求辦理自我探索、人際關係、健康促進及社區適應或照顧者支持需求等相關團體活動及講座。
2.個別化服務:
(1)依需求連結資源,如租賃、就業支持、諮商、醫療或其他相關服務。
(2)面談、電話、到宅訪視、同儕訪視或其他社群媒體提供諮詢及關懷服務,協助尚未入會或難以外出的服務對象自我決定、建立動機及社群支持。
(3)家庭關懷、照顧者支持服務:辦理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或手作舒壓課程,形成家庭照顧者支持網絡。
(4)擬訂個別化服務計畫:協助會員依個別意願及需求,選擇參與部門組別運作,啟動「會員發展計畫」。
3.社區外展支持服務:
透過外展訪視發掘社區中的潛在服務對象或提供其他單位轉介有服務需求之精神障礙者及其家庭諮詢服務,訪視遭遇困難、因生理疾病或許久未參與會所活動的非活躍會員。
4.各類團體/講座/休閒活動
(1)假日休閒與節慶活動:辦理休閒活動或節慶活動,如端午包粽避邪、中秋烤肉、社區內大型活動如農業博覽會、客家博覽會、老街巡禮、觀音賞蓮等,創造交流聯誼的機會,有助於社群內會員的情感聯繫,同時提供獨居或較孤立於社群之外的會員有機會能接觸社會。
(2)慶祝活動:每月生日、就業、畢業或認識新朋友…有任何值得慶祝感恩的事,舉辦慶祝活動,藉由分享鼓勵會員。
(3)教育及健康講座:與會員討論瞭解社群的需要後辦理相關講座,例如:藥物副作用、優質睡眠管理、體能體態訓練等。
(4)成長團體:視會員需求辦理成長團體,增進會員自我覺察、自我增權或深入了解會所模式。
5.就業支持/過渡性就業:
與有就業意願之會員協作,連結相關資源協助期進入職場;或協助其運用、規劃資源協助自己經濟生活獨立。
6.資源拜訪:
透過宣導活動及外展服務等,讓更多社區民眾、資源單位、服務對象認識會所,宣導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服務外並進行雙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