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top




:::
【將礙化作勇氣陪他長大】
上一頁
下一頁

伊甸基金會專業發展研究室舉辦2020多元化創意教具成果分享會,以「CRPD八大原則」、「全齡設計」、「自製教具」為核心,展示了今年度的研發成果。

教具成果分享會會後團體合影。

(教具成果分享會會後團體合影。)

 

文|許可晴 攝影|許可晴 圖片提供|伊甸基金會專業發展研究室
 

 

2020多元化創意教具成果分享會發布了四種教具的創意應用,四組的研發小組成員背景多元,分別為早療、幼兒、成人身障等不同領域的服務者。他們在第一線看見服務使用者的需求,提出既有教具的改良方式,並開發出更多元的玩法。

經歷了三次工作坊,參與成員首先分享各單位使用的教具,再來票選出適合改良的四種道具,最後實際製作、改良並撰寫教案,四組研發小組成員認真投入,也不吝分享成果。

本次活動開放各社福單位夥伴自由報名,共同分享教具研發的經驗。專業發展研究室主任連穎在活動中引用名言:「一個人走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更久。」,期望能跟更多單位分享伊甸的研發成果。

 

丟球遊戲夯 「九宮格」還能這樣做?

第一組創意教具分享為耳熟能詳的「九宮格」遊戲。

以台灣夜市為發想,「九宮格」顧名思義,是一種以球丟擲九宮格紙板的競賽型遊戲。

作為研發小組成員,伊甸基隆服務中心的教保員黃家蓁發現,單位中的服務使用者非常喜歡球類運動,因此以DIY的方式將夜市的九宮格遊戲引入基隆服務中心。

當初中心以A4紙箱拼接成九宮格輪廓,並在中央挖洞,貼上紙張讓使用者瞄準投遞。

然而,這套以紙箱製成的「九宮格」使用一陣子,缺點漸漸浮現。首先,紙箱收納不易,相當占空間,整套裝備也因北部潮濕的天氣而相當「短命」。

為改善這樣的問題,研發小組利用塑膠相框搭配繩子、老鷹夾、魔鬼氈、迴紋針等固定工具,打造出一個垂吊式的九宮格外框,可以懸掛在天花板或是支撐架使用。

如此一來不僅解決了易受潮損壞的問題,整套教具體積、重量也減輕不少,大大降低收納負擔。使用完畢,在相框中放入照片,甚至還可以變為裝飾品。

「九宮格」的玩法多元,可依照使用者的年齡、能力做變化。除了「骰子數字配對」、「連線競賽」等擲球式玩法,還可以將九宮格內的圖卡換為宣紙,並以水槍替代球,進行射擊。

改良後的「九宮格」較輕盈,可以用懸吊的方式架設。
(改良後的「九宮格」較輕盈,可以用懸吊的方式架設。)

 

「城市狂想曲」 小教具多玩法

受到坊間自製教具「彩虹樹」啟發,幼教背景的研發小組成員研發出「城市狂想曲」。

「彩虹樹」是一款訓練兒童手部精細動作及促進顏色認知的教具。製作方法為在紙捲上戳出多個小洞,並插入彩色籤狀物,讓孩子夾上不同顏色的夾子進行配對。

在幼兒園實際使用後,發現紙捲體積過大,不易收納,玩法也較單一。

因此,研發小組將「彩虹樹」大改造,研發出新的玩法。組員們將紙筒以透明塑膠圓桶代替,在三個圓桶鑽上不同形狀、方向的洞,搭配上鈴鐺、冰棒棍、夾子、圖卡等投擲物,開發出三種基本玩法。

「城市狂想曲」發展出了三種主要玩法。
(「城市狂想曲」發展出了三種主要玩法。)
 

使用這個教具時,使用者必須先把塑膠罐扭轉至底座上,並將投擲物放進塑膠桶,過程不僅可以增進使用者的手部精細動作,還可以刺激他們對聲音、顏色的認知。

看似簡單的教具,除了基礎的三種玩法,還可以依投擲物的不同,延伸出更多玩法,以及調整不同難度,符合本次分享會「全齡」的宗旨。

「城市狂想曲」可以訓練使用者的手部精細動作。
(「城市狂想曲」可以訓練使用者的手部精細動作。)

 

「天才小釣手」 想吃什麼自己釣!

許多人小時候都玩過「釣魚遊戲」,以簡單的短桿,裝上麻繩、磁鐵,將物品釣起來。「天才小釣手」便是發想自此,但這次釣的不是魚,而是食材。

研發小組成員孫靖為小作所教保員,想到服務使用者對於烹飪活動中的「火鍋」非常感興趣。團隊因此研發「天才小釣手」,延伸火鍋的烹飪情境,讓服務使用者能在開心玩樂的過程中認識食材,並增強手眼協調。

「天才小釣手」的「魚」上貼著火鍋料圖卡。
(「天才小釣手」的「魚」上貼著火鍋料圖卡。)
 

研發小組將麻繩固定在竹筷上,並綁上S型鈎及磁鐵,製成難、易兩款釣桿;「魚」的部分則以圖卡綁上毛根製成。

「天才小釣手」同樣有多元的玩法,可以依照使用者的狀況調整難易度。遊戲中可將各種食材圖卡放至遊戲區,指定使用者釣起可以放入火鍋烹煮的食材。另外,也可將食物圖卡分為蔬菜、肉等六大種類,讓使用者依指令釣起配對的食物,甚至還可以搭配優良農產品貼紙等國家標章,增加遊戲的難度。


「天才小釣手」遊戲實況。
(「天才小釣手」遊戲實況。)
 

「新挪亞方舟」 將動物園搬進室內

「挪亞方舟」是一款市面流通的現成桌遊,由多個動物模型與船型平衡桿組成,玩家須將抽到的模型放置在平衡木上,同時維持平衡,避免傾倒。

研發小組在創意發想時發現,許多服務使用者對於動物,以及未知的探索有莫名的喜愛,因此用動物模型搭配驚喜箱,設計出「新挪亞方舟」。

其實許多服務使用者,尤其是住在24小時照顧機構中的住民,鮮少有機會接觸動物。

為了增加使用者對於動物的認識,研發小組將動物模型依生長環境分成沙漠、草原、極地等類型,搭配環境的圖片,以及沙子、人工草皮及冰塊,讓使用者能透過觸覺、視覺了解動物。
 

「新諾亞方舟」教具。
(「新諾亞方舟」教具。)
 

遊戲前,帶領者必須先向使用者介紹動物的基本資訊,以便遊戲的進行。

「新挪亞方舟」與前面介紹的三項教具一樣,看似簡易,卻有多元的遊戲方式。

帶領遊戲時,可以先將動物模型放入驚喜箱內,讓使用者隨機抽選,答出動物的名字並將其配對至正確的生長環境。另外,還有結合套圈圈與動物拼圖的遊戲玩法,將動物拼圖黏在寶特瓶上,再讓使用者以套圈圈的方式,套中指定的動物拼圖,並完成拼圖組裝。增加對動物認知的同時,套圈圈的模式也能增強使用者的手眼協調及手部肌力。

 

本次活動發表的教具,隨著各服務單位的不同,具有很大的改變彈性。

分享會中,來自各領域的服務人員也踴躍分享,提出教具更多樣性的玩法,由此可知,教具怎麼「帶」、怎麼「變」才是重點。

伊甸基金會長期提供全人服務,許多單位在服務第一線累積不少實務經驗。伊甸基金會專業發展研究室預計於明年開立平台,傳承教具研發工作方法,激發專業團隊的工作技能,期待未來能夠累積更多教具,與大家分享伊甸的作法與經驗。

 

如想深入解本次分享會的教具,歡迎參閱《多元化創意教具製作流程》

上一頁
下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