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2018-05-30

【影音新聞】小兒科醫師陳佩琪和慢飛天使勇闖快閃童樂站

 

  哇!我過關了!這個翅膀好漂亮喔!伊甸基金會三峽服務中心的慢飛天使小卉興奮地對著身邊外婆說。小卉昨(29)日跟小兒科醫師陳佩琪一起參加伊甸「愛孩童幸福節」起跑活動,並攜手勇闖快閃童樂站互動裝置關卡,在活動中社工也分享小卉的成長故事,鼓勵更多慢飛天使一起展翅飛翔、邁向健康成長之路。

 

伊甸資源發展處長張炎玉(左一),小兒科醫師陳佩琪(左二),原民會專委李菊妹(右一)和伊甸慢飛天使小卉合照

伊甸資源發展處長張炎玉(左一)、小兒科醫師陳佩琪(左二)、原民會專委李菊妹(右一)和伊甸慢飛天使小卉合照。

 

  多數人對於「兒童節」的印象總停留在4月4日,但在國際上,為了保障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並致力改善兒童的生活,將6月1日訂為國際兒童節。而在台灣,每年也有約10萬名慢飛天使需要接受早期療育,以及約20萬名來自失能家庭的學童需要關懷及照顧。為了與國際同步發聲守護孩童,伊甸自5月29日起至6月3日在台北市新光三越信義香堤大道廣場舉辦「愛孩童幸福節」,期盼透過系列主題活動,推廣「都是孩子都要愛」的理念。
   

  伊甸三峽服務中心慢飛天使小卉今年6歲,3歲時因媽媽需至外地工作,將小卉與姐姐托給外婆照顧。初到外婆家時,小卉不會自己上廁所,也不會自己吃飯,最令人擔憂的是小卉不太說話。幸好,外婆很有耐心地慢慢教導小卉,逐步建立小卉的生活自理能力;可是,小卉還是不太說話,在教導時也總分不清是不會還是故意不聽,讓外婆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直到小卉5歲多時,透過伊甸和醫院的早療資源介入,經過近一年的療育和就學,小卉越來越活潑、也慢慢的可以遵守生活規範,能夠體貼家人、幫忙家事。

 

小兒科醫師陳佩琪(左)贈與伊甸慢飛天使小卉成長之鑰,象徵啟動快閃童樂站。

小兒科醫師陳佩琪(左)贈與伊甸慢飛天使小卉成長之鑰,象徵啟動快閃童樂站。
   

  台北市長夫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陳佩琪擔任此次「愛孩童幸福節」公益大使,她在活動中表示,自己家中也有一個發展遲緩兒,非常能夠體會小卉外婆的心情。3歲時她帶兒子去看醫生,結果診斷出是自閉症,還拿到重大傷病卡,她完全無法接受,索性帶兒子去上幼稚園,沒想到第一天就被「退貨」,那時候是她最難熬的階段。後來帶兒子到台大兒童精神科的日間留院治療部治療,這是兒子的轉捩點,小孩終於學會開口說話,她的心情也慢慢平復、接受,逐漸懂得如何引導他。
   

  陳佩琪強調,早期發展遲緩的兒童在語言、認知、情緒上的發展都比較慢,由於外顯性不明顯,所以往往錯過了6歲前的黃金療育期。她以醫師專業的立場呼籲家長,若是懷疑自己的小孩有發長遲緩症狀,就不要怕就醫,應該要及早接受專業評估及協尋資源,了解造成發展遲緩的問題所在,必要時,接受早期療育,幫助孩子跟上成長的腳步。

 

小兒科醫師陳佩琪和伊甸慢飛天使小卉一起體驗快閃童樂站,呼籲社會大眾一起支持伊甸弱勢兒童服務計畫。

小兒科醫師陳佩琪和伊甸慢飛天使小卉一起體驗快閃童樂站,呼籲社會大眾一起支持伊甸弱勢兒童服務計畫。

 

  「愛孩童幸福節」活動期間特別設置快閃童樂站闖關體驗,於每日下午1點30分至9點30分開站,站內設有3道互動體驗關卡,好玩又有趣,包括「愛的電流」幫助民眾了解伊甸服務、「眼明手快讓愛發光」寓教於樂認識慢飛天使、「助小象一幣之力」協助家庭失能學童,歡迎民眾全家總動員一起來挑戰!

 

小兒科醫師陳佩琪和伊甸慢飛天使小卉一起體驗快閃童樂站闖關遊戲。

小兒科醫師陳佩琪和伊甸慢飛天使小卉一起體驗快閃童樂站闖關遊戲。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處長張炎玉指出,幫助下一代翻轉命運,是刻不容緩的課題。伊甸自2006年就開始關心偏遠弱勢學童的營養健康與課後照顧問題,透過與在地社區協力,發揮如象群的力量,推動快樂早餐、課後照顧服務,給孩子們一個安心學習的空間,12年來,伊甸學習象群中大象的精神,已照顧超過3萬名弱勢學童。而伊甸推動兒童早療服務如今也已邁入第24年,遍佈14個縣市,共有26個服務據點,未來將持續不間斷地關注隱形在身邊周遭的弱勢孩童。
   

  慢飛天使需要多元早療專業的支持,家庭失能學童需要安心健康的成長環境,期待社會大眾一起響應伊甸「弱勢兒童服務計畫」,每月定期捐款300元,就能幫助孩子邁向未來的成長之路,成為支持前進的力量。詳情請上伊甸基金會官網,或電洽伊甸捐款專線0800-025-885,「愛孩童幸福節」活動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