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展以人權為本的福利服務,並監督國家落實身心障礙權利公約,伊甸基金會成立全球首間唯一以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簡稱CRPD)為主軸的實務研究中心。9日舉辦開幕茶會,擔任CRPD中心總顧問、來自韓國的聯合國CRPD委員會委員金亨植教授特地來台出席,分享台灣及全球在執行CRPD上的觀察,並與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祝健芳、伊甸基金會董事宋定懿、中心顧問群王國羽、曹愛蘭、張恆豪等學者,以及長期推動CRPD的產官學界貴賓共同簽名,表達支持響應。
今(9)日伊甸舉辦CRPD實務研究中心交流茶會,盼成為一平台,將CRPD精神落實於服務
金亨植教授分享,CRPD五十個條文需要大家一起集思廣益,從身障朋友的角度及組織來看此精神,爭取身障者的應有權利。例如,CRPD第12條,身心障礙者有在法律面前獲得平等承認的權利。延伸出來的意義是,無論是監護宣告、強制治療,都是使心智障礙者的法律能力受到歧視或剝奪的做法,不讓他們獨立自主、融入社會。對此,金教授表示,我們反而要以CRPD的精神,改變做事方法,不是替他們做決定,而是協助他們做決定。同時相信台灣這中心將能引導亞太地區,不再以幫助弱勢者的角度,回到人權給予支持。
聯合國CRPD委員會委員金亨植教授認為,結合CRPD研究與實務工作是一創舉,期待未來社會能逐漸改變
此次茶會更邀請各方專家學者與會交流,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中華民國視障者家長協會、台灣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聯盟、台北市脊隨損傷基金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障礙者權益促進會、智障者家長總會、活泉之家等單位,熱烈討論關於CRPD適用性國家、國際合作、去機構化等議題面向,期許透過平台互相交流,能對CRPD推動進程往前邁步。金教授回應:「CRPD不僅是法條理論,在政策思考、學者研究之外,更重要落實你我生活之中,期許台灣也能找到自己的CRPD。」
伊甸基金會籌備CRPD實務研究中心多時,藉由研究發表、教育訓練及國際交流,落實符合人權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對內,從「革心」開始,CRPD研究中心將階段性檢視伊甸內部的服務辦法、流程,並針對社工、居服員等舉辦多場教育訓練課程,培養專業人員對於CRPD的意識,進而將精神實踐於服務中。而對外,除了相關研究發表,以平等、參與及通用為空間設計概念的中心,符合不同障別、多種語言的需求,更連結產官學等國內外民間組織、影子報告的最新動態,以成為國內首間以CRPD為主題的對話空間平台為目標。
與會貴賓共同簽署響應,持續推動CRPD
2006年伊甸基金會率先將CRPD引進國內,持續推動公約落實,直至今日,伊甸參與推動的腳步從未停下,成立CRPD實務研究中心即是落實身障人權服務的基礎,監督政府亦責無旁貸,期許與各民間團體共同為身障人權建構更友善的生活。更多CRPD相關資訊及場地借用,歡迎洽詢:(02)2230-6670分機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