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top




:::

新聞及活動訊息

:::
2019-09-19
伊甸推動精障社區支持服務模式 呼籲「精神危機」溫柔降落

  近年來「精神疾病」議題備受關注,為打造友善社會,去除汙名標籤,同時讓社會大眾對精神障礙朋友有更多理解及支持,由伊甸主辦的「2019台灣推動精神障礙者社區服務模式」研討會今(19)日登場,現場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蘇麗瓊、伊甸基金會董事長成亮,精障家屬代表臺灣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協會理事長黃莉玲,及精障代表蘇民光共同宣示,推動台灣精神障礙者及家庭多元社區支持服務,盼政府效法美國已實行多年的「降落傘計畫」,當精神危機事件發生時,幫助精障朋友、家人及社會解決困境。

 

伊甸基金會董事長成亮(右起)、精障家屬代表黃莉玲、衛福部政務次長蘇麗瓊、精障代表蘇民光、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理事長陳節如共同呼籲讓「精神危機」溫柔降落。
伊甸基金會董事長成亮(右起)、精障家屬代表黃莉玲、衛福部政務次長蘇麗瓊、精障代表蘇民光、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理事長陳節如共同呼籲讓「精神危機」溫柔降落。


  精障家屬代表黃莉玲同時也是伊甸「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的元老志工,因照顧有情感性思覺失調症的弟媳多年而開始投入支持、服務領域,黃莉玲說,過去既不懂發病原因及處理方式,更不知照顧資源何處找,待接觸到醫療以外的資源時,都已發病多時,希望能透過社區支持的力量,讓更多有需要的精障朋友及其家屬,在最茫然的時候找到人可以陪伴、討論。


  患有情感性思覺失調症的蘇民光也現身說法,因對藝術有興趣而開始接觸到伊甸的活泉之家會所服務,除在此學習藝術創作外,更成為家訪團隊的一員,到宅訪視因病無法前來會所的會員,蘇民光說,透過聊天分享彼此生活,讓他不只是受助者,更能轉換身份成為給予者的角色,用分享、對話達成雙向的支持,此種疾病經驗專業化的交流模式,正能補足醫療或社工、心理諮商等助人工作者無法體會的一角。


  伊甸活泉之家主任廖福源表示,當精神危機發生時,當事人和周圍親近的人常會處於難以溝通、關係緊張的狀態,強制住院很容易成為案家唯一,也是最後的選擇;然而,該選擇不僅撕裂家庭關係,也違背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精神 。希望透過這次研討會,與國外學者交流,找到一套尊重當事人意願,幫助家人及社會解決難題,讓「精神危機」溫柔降落的方法。


  伊甸盼能號召政府及社會各界,效法美國「降落傘計畫」,推動精神障礙者社區服務模式,給予精障朋友在直接入院外更彈性而多元的選擇。透過同儕陪伴、危機喘息中心、會所、社區熱線等資源形成社會安全網,不僅陪伴病友度過困境,同時藉由全面探討發病原因、處理方式等,綜觀整件事的前因後果,真正根除發病因子,幫助精障朋友朝回歸社會的目標邁進。

 

研討會期透過國內外學者實務經驗交流,推動台灣精障社區服務模式。
研討會期透過國內外學者實務經驗交流,推動台灣精障社區服務模式。


  2019台灣推動精神障礙者社區服務模式研討會,以多元支持模式與跨界對話為主題,邀請芬蘭、紐西蘭及美國的精神領域專家學者來分享歐、美國家在面對「精神危機」時的實務經驗,希望透過多方討論,共同創造更完整的服務模式,伊甸自1997年開始協助精神障礙者重建生活,更開辦全台第一支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供精障家屬諮詢及資源連結,推動精障者社區服務模式及舉辦研討會等,希望集社區、社會眾人之力,一起接住墜落邊緣的精障朋友,幫助他們穩定生活、重返社會。

 

伊甸主辦2019台灣推動精神障礙者社區服務模式國際研討會19日展開,吸引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及實務工作者共襄盛舉。
伊甸主辦2019台灣推動精神障礙者社區服務模式國際研討會19日展開,吸引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及實務工作者共襄盛舉。

TOP